牙齿缺失不仅影响美观,还会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因此特别多人会选择修复牙齿。在众多修复方式中,种植牙因美观、舒适、耐用等优点备受青睐。然而,种植牙并非适合所有人,有些人群做种植牙风险极大,重度时甚至会导致不良后果。相比之下,镶牙可能是更稳妥的选择。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分析哪些人不适合种植牙,以及镶牙为何更稳。

大家不要种植牙
有位朋友,从小刷牙习惯不好,十几岁就有好几颗虫牙,当时随便补了补。后来补的东西掉了,牙齿时不时疼,但只要不吃刺激食物就没太在意。到了二十多岁,这些牙齿直接坏掉了,疼得厉害,吃甜的东西都受不了,吃饭时牙齿还一块块掉。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说牙齿保不住了,需要拔掉做种植牙。但种植牙费用昂贵,朋友就想找价格便宜点的牙科。
恰好家附近有一家牙科诊所,宣传种植牙首颗不要钱,两颗起种,价格特别便宜,还说这是医院刚开展种植牙项目,引进的进口种植系统,为了打口碑才这么优惠。朋友心动不已,没多想就直接在这家诊所做了种植牙手术。可万万没想到,自己在做种植牙前已经怀孕了,但自己并不知道,种植牙医生也没嘱咐注意事项,术前也没做相关检查,就直接进行了手术。后来发现怀孕时,因为吃了各种消炎药物,手术中还用了麻药,更终导致孩子流产。朋友后悔不已,到口腔医院维权后虽然得到了赔偿,但失去孩子的痛苦无法弥补。
经历这次惨痛教训后,朋友意识到种植牙不能盲目做。后来在大医院,医生建议将之前的植体取出重新种,因为小诊所没有资质,怕后期出现问题。朋友果断选择重新种,从此对种植牙的注意事项格外上心。医生也告诉朋友,除了怀孕,还有特别多症状的人都不建议做种植牙。

哪些人做种植牙风险大
口腔疾病患者
口腔卫生差:如果平时不注重口腔卫生,牙菌斑、牙结石大量堆积,口腔内细菌滋生,在这种情况下做种植牙,术后感染的几率会大大增加。而且口腔卫生差还可能导致牙周炎等疾病,影响种植体与牙槽骨的结合,降低种植牙的成功几率。
前牙区域空间不足和牙槽骨过少:前牙区域空间不足会限制种植体的植入位置和角度,难以确保种植体的稳定性。而牙槽骨过少则无法为种植体提供足够的支撑,可能导致种植体松动、移位,甚至无法成功种植。
牙槽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会使牙槽骨的密度和质量下降,种植体难以与疏松的牙槽骨紧密结合,容易出现植体固定力不足的情况,从而导致种植牙失败。
种植牙区域有埋伏牙、残根、颌骨囊肿、骨髓炎及肿 瘤:这些情况会影响种植区域的骨质结构和健康状况,增加手术的复杂性和风险。如果在有埋伏牙或残根的情况下进行种植牙手术,可能会损伤周围的牙齿和组织;颌骨囊肿、骨髓炎及肿 瘤等疾病则需要精良行治疗,待病情稳定后才能考虑种植牙。
急性牙龈炎和牙周炎:在炎症急性期进行种植牙手术,会使炎症扩散,加重病情,还可能导致种植体周围感染,影响种植牙的预后。因此,需要先治疗炎症,待炎症消退后再评估是否适合种植牙。
夜间有磨牙习惯:磨牙会产生较大的咬合力,对种植体造成额外的负担,容易导致种植体松动、折断,缩短种植牙的使用寿命。
重度全身性疾病者
心脏病患者:种植牙手术虽然是口腔小手术,但也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和生理压力,可能诱发心脏病发作。特别是一些重度的心脏病患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等,手术风险更高。在进行种植牙手术前,需要心内科医生评估心脏功能,确定是否能够耐受手术。
重度肝肾疾病患者:肝肾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重度肝肾疾病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增加手术风险。同时,肝肾疾病患者的身体抵抗力较弱,术后感染的几率也会增加。
血系统疾病患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这些疾病会影响血的凝固功能,导致手术中出血难以控制,增加手术风险。在进行种植牙手术前,需要血科医生评估凝血功能,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较高,会影响伤口的愈合和组织的修复能力。如果血糖控制不佳,种植牙术后容易发生感染,导致种植体周围炎,影响种植牙的成功几率。因此,糖尿病患者在进行种植牙手术前,需要将血糖控制在稳定的范围内。
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紧张、疼痛等因素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风险。在进行种植牙手术前,需要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并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精神疾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可能无法配合手术,增加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同时,术后的护理和复诊也可能无法按时进行,影响种植牙的成效。
骨质疏松和骨硬化症患者:骨质疏松会导致牙槽骨质量下降,影响种植体的稳定性;骨硬化症则会使牙槽骨过于坚硬,增加种植体植入的难度,同时也会影响种植体与牙槽骨的结合。
头颈放疗的患者:放疗会对颌骨和口腔组织造成损伤,导致骨质密度降低、血管损伤等,影响种植体的存活和愈合。一般需要在放疗结束后一段时间,待颌骨和口腔组织修复后,再评估是否适合种植牙。
服用特殊药物者
长期服用影响凝血、影响组织愈合能力药物的患者,不适合做种植牙。例如双磷酸盐,它会影响组织愈合,导致颌骨坏死。在进行种植牙手术前,需要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药物,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评估是否需要调整药物或停药。
其他人群
孕妇及生理期女性:孕妇在怀孕期间身体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手术和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生理期女性的凝血功能会发生变化,手术中出血的风险会增加,因此也不建议在生理期进行种植牙手术。
未满十八周岁正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牙缺失者:青少年的颌骨还在发育阶段,骨骼形态和结构尚未稳定。此时进行种植牙手术,可能会影响颌骨的正常发育,导致面部畸形等问题。

种植牙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
感染
种植牙是一种有创操作,如果术中消毒不严格,或者术后患者没有做好口腔护理,就容易导致感染。感染可能会引起种植体周围炎,出现红肿、疼痛、出血等症状,重度时会导致种植体松动、脱落。
出血和淤血
手术操作时会对骨膜进行剥离,这可能会损伤到血管。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出血量加大,出现粘膜下淤血的情况。尤其是对于凝血功能较差的患者,出血的风险更高。
神经损伤
手术过程中,如果医生经验不足,可能会损伤到颏神经或者碰触到下牙槽神经,导致患者出现下唇麻木的现象。这种麻木感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恒久性的,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较大的困扰。
种植体松动和伤口崩开
种植牙需要进行缝合,如果术后受到外力撞击较大,或者患者过早咀嚼硬物,可能会导致种植体松动,伤口崩开。这不仅会影响种植牙的稳定性,还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伤口裂开和牙龈溃疡
手术后的愈合时期,如果手术过程中缝合不好,可能会出现伤口裂开的情况。同时,如果种植体压迫到牙龈组织,还可能会导致牙龈溃疡,引起疼痛和不适。

镶牙为何更稳
适合人群广泛
对于身体有慢性疾病无法进行手术、有凝血功能障碍的人士、年纪大身体修复能力差以及骨质疏松症较重无法完成骨增量手术的人来说,镶牙是更合适的选择。镶牙不需要进行手术,对身体的要求相对较低,风险也较小。
操作相对简单
镶牙在特别多人看来属于小问题,不用抽血也不需要打麻药就能操作完成。相比种植牙手术,镶牙的过程更加简单,患者的痛苦也更小。
费用相对较低
种植牙的费用通常比较昂贵,而镶牙的费用相对较低,对于一些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来说,镶牙更容易接受。

总结
种植牙虽然有特别多优点,但并非适合所有人。对于上述提到的几类人群,做种植牙风险极大,重度时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在选择牙齿修复方式时,一定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口腔情况,听取专精医生的建议。如果不适合种植牙,镶牙可能是更稳妥的选择。大家千万不要盲目追求种植牙,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决策,以保护口腔健康和身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