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些情况的隆鼻失败需要修复?
隆鼻失败后需要修复的情况如下:
1. 假肢移动、歪斜。
这一情况通常是由于手术过程中出现多个脱模间隙所致。条带过浅和腔体过宽是假体移位的主要原因。假体歪斜往往是由于某些区域的剥离不彻底引起的,而这又主要是医师经验不足所致。
2.局部血肿、感染
一般进行隆鼻手术后第四天就会出现肿胀情况,如果局部出现肿胀和持续红肿,需要考虑可能出现的血肿和感染情况。在血肿完全肌化之前,可以在严格消毒的情况下尽可能吸出血肿。如果无法吸出,就必须取出假体,并清除肿块。感染往往是由于无菌操作不严格或手术过程中面部、鼻腔感染引起。感染表现为以鼻子为中心的红肿、疼痛,严重时会伴随体温升高和白细胞总数增加。鼻后部皮肤的化脓感染也可能扩散至鼻部。因此,及早发现问题、取出假体并进行抗菌治疗至关重要。
3.鼻后部肤色异常
因为假体过大而腔道太小,导致植入后鼻后部皮肤张力过高,可能会引起皮肤发红。如果硅胶假体植入过浅,那么在光线下鼻部假体会显得透明。在这两种情况下,都需要将假体取出,重新剥离并进行石膏固定。
4、硅橡胶的拒收
表现为 局部无痛性肿胀、积液。在这种情况下, 假体会被移除, 鼻子会充满自己的组织。隆鼻前,应仔细清洗 硅胶假体并严格消毒。手术过程中应避免滑石粉、棉纤维粘在 硅胶假体上。从而减少排斥反应的发生。 膨胀聚四氟乙烯假体不会引起排斥反应。
5、假体两侧有凹陷或阴影。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大部分是由于剥离范围不够。即鼻背皮肤与深层组织之间的纤维索没有被充分剥离,术后这些纤维索会收缩,从而导致假体凹陷或产生阴影效果。此外,假体放置位置的偏差也可能导致一侧出现阴影。在这两种情况下,必须对假体进行移除,正确进行剥离操作,并重新进行定位。
6.假体穿孔
常见于鼻尖位置,有时会出现在鼻根部或鼻孔内。由于假体尺寸过大、过长,或假体移位,导致鼻尖受力过大,使鼻尖皮肤变薄、出现穿孔;当填充物较硬时,例如固体硅胶假体,突然的压力也会刺破皮肤,引发穿孔;当局部化脓性感染的处理方法不当时,可能会出现继发性穿孔。治疗的关键是及时取出假体。许多患者在出现红肿感染时,仍对整体鼻形感到满意,因此不愿取出假体或未及时就医,这是导致鼻部破裂、非常终穿孔的原因。穿孔后应立即取出假体。